讓創意設計和文字開一個玩笑 設計師們的想法總是刀走偏鋒,終日與字體打交道的設計師希望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講述經典字體背后的故事,身兼設計師、作家等多重角色的Michael Johnson(邁克爾·約翰遜)用3D打印機將設計出來的26個字母變成字母模型。與此同時,他還打起了漢字的主意,用西方的視角對其進行重新解讀,設計出來的獨特“象形字”可謂樂趣多多。當科技、文字和設計完美融合,你會發現,創意的力量不可估量,其走向更是無法預料。 打印3D字母模型,講述經典字體故事 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3D打印機可以打印出各種有趣的小物件,一般用在一些形象比較特殊的模型或家具的3D打印機很少會與印刷術或是字體有關,但在設計師的眼里,這些都存在著莫大的聯系,因為3D打印機本身,就可以是一些奇特設計的孵化器。 此前,Michael曾與英國的一間設計學院合作,耗時9個月,對方希望Michael協助測試一款3D打印機的性能,Michael為想打印出一些獨特作品的學生們設計了26個獨特的字母模型。這些為字母量身設計的3D模型有一個非常拗口的名字Arkitypo,在此之前,Michael和他的團隊對每一個字母都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從描繪設計圖紙到用電腦渲染出模擬的3D視覺效果,他們讓每一個字母分別代表以其為首字母開頭的字體,通過它的形象來表達該字體本身的故事。在26個字母所代表的字體里面,既有我們完全不熟悉古老字體,也有我們每天都會接觸的新興字體。 比如字母F,它代表是Fraktur,這是一個非常古老且很有歷史的德國字體,Michael在這個字母上做了很多嘗試,讓它最終出來的效果像一個漂亮的雕塑,仔細一看,你會發現這個雕塑的外形很像德國在地圖上的樣子,光是打印這個字母3D模型,就要花費一千英鎊的高昂費用。 設計的過程中也許可以天馬行空,但很多時候一旦將其放到打印機上變成實物,則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在打印過程中,有些字母甚至需要長達8小時的時間才能完工,而有些字母的設計甚至在剛打印出來就散架了,需要重新設計。據介紹,目前為止,這些3D字母模型的原材料均為粉末與塑料。在“折騰”完英文字母后,Michael希望可以用3D打印技術來打印漢字。 西方視角解讀漢字,獨特“象形字”樂趣多 眾所周知,在沒有英文翻譯的輔助下,中文漢字對于老外來說就如同天書一般難懂,對此,Michael在設計的領域中尋找到一種折中的方式,稍微降低標準回到象形文字中來。“對于一個漢字,知道了這個表意符號所對應的實際可視的事物之后,我們便可以很容易地把它記住?!睘榇?Michael開始了一個名為“Mandagram”的實驗,將中文簡體字與符號及圖像進行結合,最后變成一個獨特的“象形字”。 通過它,你可以看到文字是如何一步步從最初的形式轉變為現在的形象的。Michael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幫助到中國的外國游客們迅速學習重要的漢字。 “你給個老外看‘目’字他很難理解,但是你在這個字的上面加上眼睛的圖形,他就立刻能夠明白了。”如果你把這些人身體上的各部分“象形字”按照順序排列起來,還會得到一個非常有趣的圖片。而換到餐桌上,在一個螃蟹的圖案里嵌著一個漢字“蟹”,伸長了脖子變成一個酒瓶形狀的漢字“酒”,由胡蘿卜和西紅柿組成的漢字“菜”,“如果你的面前是這樣一個菜單,就再也不用擔心因為不認識中文而點錯菜了,因為你根本不需要懂那個漢字的具體含義,只要看圖就能夠完全明白了?!盡ichael介紹道。 www.jrola.com 本文轉自:http://www.jrola.com |